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它以角质细胞过度生长、异常角化和外层皮肤层的剥落为特征,表现为红色斑块和银白色鳞屑的出现。血沉率,也称“红细胞沉降速度”(ESR),是将有机胶粘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它以角质细胞过度生长、异常角化和外层皮肤层的剥落为特征,表现为红色斑块和银白色鳞屑的出现。血沉率,也称“红细胞沉降速度”(ESR),是将有机胶粘液加入未凝固的血液样本中后,让胶粘液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观察其沉降速度来反映红细胞聚集和沉积的指标。银屑病是否会导致血沉升高,以下为详细解答。
首先,银屑病患者是否存在血沉升高需要根据个体差异和临床表现进行判断。一项早期的研究表明,对于银屑病和牛皮癣等炎症性皮肤疾病患者,他们的血沉率要比正常人群高。这是因为在机体发生炎症反应后,炎症细胞释放多种促炎细胞因子,可以影响红细胞的聚集和沉降,从而导致血沉升高的情况。银屑病本身是一种以慢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的皮肤疾病,长期存在的炎症反应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血沉率增高。因此,有很多研究指出银屑病患者绝大多数有临床表现时确实存在血沉率升高的情况。
其次,血沉升高并不是银屑病的特异指标,且该指标并不适用于所有银屑病患者。血沉值升高在临床上虽有一定参考作用,但并不能单独用于诊断银屑病或观察治疗效果。在银屑病患者中,约有20%~30%的人血沉值正常。同时,仅靠血沉升高无法对其他与银屑病类似的系统性炎症疾病进行鉴别,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等。因此,在临床判断银屑病患者的情况时,应综合考虑病人的皮肤症状、家族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最后,血沉升高在银屑病的诊断、评估和治疗过程中仍然有一定参考价值。炎症反应是导致银屑病发病和发展的重要原因,而血沉的检测可以反映出该炎症反应的程度和严重程度。当临床症状不典型或需要监测疾病活动程度时,检测血沉升高颇具帮助。此外, 血沉升高的现象也给银屑病的治疗与用药提供了一些思路。一些药物如甲基单倍体糖甘肽和环孢素等在降低血沉率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也说明银屑病的治疗不仅是治标还要治本,针对炎症反应进行有效控制更有利于病情的程控制和转归。
综上所述,银屑病的确存在引起血沉升高的情况,但血沉指标并不能作为诊断银屑病的单一检测指标。对于临床医生而言,应确保仅凭血沉检测就切不可轻易下结论,应综合考虑全面的体征、实验室检查和病史资料,确立诊断和跟踪疾病活动度与治疗效果,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案的制定。